在“十四五”規劃中,要求強化機關單位保密管理主體責任,機關單位需建設涉密網、工作秘密網和互聯網保密自監管系統,形成對竊密泄密、違規事件和保密風險隱患的自監管能力。而且,結合機關單位在保密監管方面的痛點。現單位基本都具備一定的安全防護設備,但這些設備產生的日志、報警都為其所關注的“一個點”,不能反應整體用戶行為、整體保密安全態勢。
系統功能
以大數據采集挖掘和分析為核心的新的技術理念,真正起到保密自監管的作用,提高保密自監管的質量和效率。
及時發現:是保密自監管系統的核心功能。
實用效果:是保密自監管的靈魂。
保密風險行為畫像:利用用戶操作計算機產生的行為數據建立用戶行為畫像模型,是為了便于網絡保密數據分析。對泄密行為、人員進行預警,重點監測。
保密協同監管平臺:實現有效發現潛在竊密泄密高風險行為,達到從局部網絡保密態勢提升為全局網絡保密態勢、從單點預警提升為協同預警、從模糊管理提升為量化管理的效果。
全覆蓋數據采集:在網絡中發生的與保密監管相關的信息,第一時間監測到,并且以最直觀的形式展現出來,“一網打盡,一目了然”。
終端自監取證:對計算機多項重要信息進行快速、自動化檢查。
多源數據分析:將調查、分析獲取到的所有信息全部綜合到一起,吸取不同數據源的特點然后從中提取出統一的,比單一數據更好、更豐富的信息,形成更直觀、有效的數據。
多源數據融合
網絡安全態勢數據:防火墻、入侵檢測、漏洞掃描等安全日志。
行為數據:網絡行為審計、主機審計等用戶行為審計數據。
合規性數據:用戶終端設備、用戶賬號權限的合規性數據,以及網絡設備、服務器的合規性數據。
全量檢測數據:全網檢測數據,包括:圖片、文本、腳本,甚至視頻內容。
保密行為畫像
用戶異常行為:用戶登錄失敗次數異常;異常時間登錄;頻繁檢索無關數據等。
用戶攻擊行為:內網終端發起的端口掃描、暴力破解等行為。
合規性數據異常:用戶強制卸載、損壞“三合一”、主審等安全措施;修改主機安全策略等。